close
感情。
有開始,也有結束

我曾做過這種人
但那理由及作法是絕對正確的

因為現在
我們都很快樂!!


這篇文章,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情

該說的人
被說的人

該怎麼做
該怎麼懂

好好認真的想想吧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無法開口說分手的人

對很多人來說,主動開口說分手是一件很難的事。

最近聽到身邊幾個分手的故事,我發現,越來越多人連說一句「再見」都開不了口,
寧可人間蒸發、避不見面、冷戰、拖著擺爛,也不願意主動開口提分手。

於是,現在定義分手的方式往往來自於「失聯超過一週形同分手」、
「三天不回電話不回簡訊等同於分手」、
「明明沒事卻兩週不約會不見面不上床形同感情失效」、
「冷戰超過一天對方卻不打電話來就單方面宣告分手」、
「兩人開始各玩各的再也不一起出來大概等於分手」…,
於是越來越多人不敢面對面說分手,拜科技發達之賜,
所以總是聽到許多人用msn分手、手機簡訊、網路留言版提分手。

更多的人是看到八卦新聞、對方Blog、相簿、交友網站、或是其他人的相簿、
他的msn暱稱,聽到路人甲告訴他對方已經宣告單身,才知道自己已經「被分手」了。

甚至很多人是看到自己的男/女友交了新的男/女友、劈腿了,
他的新男/女友問他:「請問你是誰?」之後,才恍然大悟兩人已經Game Over。

而那些「不敢開口提分手」的人,往往都是因為不想當壞人、不想傷害對方、
不想成為負心漢、不想不負責任,他們覺得自己即使不愛對方了,
也不忍心馬上離開傷害對方,寧可拖著,等到一個「好時機」,
或甚至讓對方主動來提分手。
他們只是不想當壞人,卻往往傷害了最多的人。

許多人非常氣憤這樣的人,他們無法忍受為什麼對方想分手卻又不肯說,
白白浪費的他的時間、寶貴的青春,為什麼分手不肯好好談,
寧可用逃避的方式讓對方受不了後主動求去?我有個朋友就是遇到這樣的男人,
他在吵架之後不接電話不回簡訊msn不上線的人間蒸發了兩個星期,
最後我朋友受不了傳了簡訊給他:「我們是不是要好好談談?」
他回:「我們沒什麼好談了。」

「連說一句分手都不願意的男人,有夠沒擔當!」其他朋友忿忿不平的說著。

「或許,就是有很多人只知道進場但不知道如何離場吧。」
這讓我想到慾望城市裡有一幕最糟的分手方式,留一張3M便利貼說分手。
還有更糟的,他要結婚了,可是新娘不是妳。我想這是史上最糟的分手方式。

的確,「離開」是愛情裡最難的一個課題,很多人知道怎麼去愛,
卻不知道怎麼優雅離去,好好的說句「Goodbye」。
或許,好聚好散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。

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,我是一個不知道如何「離開」、不知道如何說再見的人。
即使感情已經出問題,即使已經不愛對方了,
即使我知道他劈腿了,即使在當下已經不得不分手了,
我仍然開不了口,不知道如何開口說出那一句:「我們分手吧!」

但是回想過去,難免會後悔其實在當初某些時間點就應該分手離去,
其實對兩個人更好,這樣分手也不會難堪。
但是人往往都是拖著,等到不得不開口了,才用最難堪的方式分開。
「好聚」很容易,「好散」反而需要更大的智慧。

我們總覺得「開口說分手的人」需要承擔比較多的包袱和異議,
我們總是認為「主動離去」的人一定是對感情不忠誠、一定是辜負對方的人、
也一定是傷害別人比較深的傢伙,但是,不開口說分手而只是為了不想當壞人,
就真的是對對方比較好,就真的是好人嗎?

我不認為。

如果你明知道你不能再和對方走下去,你們沒有共同的未來,
你從來不打算跟對方有未來,甚至,你會拖累他、
耽誤他的現在及未來,那麼,你能越早離開他,越是一種仁慈。

愛情不是拿來綁架對方的工具,也不是你拿來綁架自己的理由。

那些滿口說著多愛你的人,卻往往傷害你最深。
那些永遠對愛不滿足的人,他們真的很愛你,但是他們需要的愛不只有你。
那些不讓你離去的人,往往不是多愛你,而是他們不想失去你。
而那些不願離開你的人,不是他愛你有多深,只是他們愛自己更多。
他們不敢承擔任何「失去」的風險,所以他們寧可把所有可能的愛都抱在身邊。

而你真的相信,那些愛,真的值得你花多少的時間等待,直到有一天你失去了,
你才知道你從不曾真正擁有過。他只是,不敢跟你開口。

有個剛分手的朋友聽到了這一些故事,他很慶幸的說:「還好他先跟我提分手。」

「因為,他若不跟我提分手,我也開不了口。」

原來,我們要感謝那些願意先開口說分手的人。
愛情裡沒有絕對的對錯與好人壞人,
有時候,我們反而更需要的是「不願當好人的勇氣」。

因為有一天,你會謝謝過去的他辜負了你、他離開了你,


你現在才能這麼幸福快樂。





文章引用自--> I am Queen。無法開手說分手的人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ene1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